日前,记者走进镇安县工业园区。 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旁边,一排排i5智能打磨机正在在线生产中。 与我们印象中传统的加工、代工有很大的不同。 车间干净整洁。 地上没有铁屑和泥土,现场也没有清脆的声响和飞溅的火花。 整个生产过程彰显红色、生态、环保。 这是奥邦锻造与北京车床联合打造的东北首家智能制造示范鞋厂。
2016年,富平县引进全省智能车床行业龙头企业北京车床集团陕西钢结构加工厂,与其整合打造高端智能制造项目。 项目总投资2.5万元,全面共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安装调试i5智能车床139台(套)生产线设备,推动基于云智能工业服务平台的建立与应用在i5智能系统上,实现人、机、物的有效互联,打造O2O社交化协同“众创”智能制造鞋厂平台和创客平台。 深山中的市级工业园区,一座高端智能鞋厂诞生。
据了解,传统数控铣床是由人编程,输入车床加工陕西钢结构加工厂,只实现人机对话。 今天的智能铣床通过物联网实现机器对机器的对话。 这台机器可以是交互式的和手动编程的。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对机器进行远程控制、诊断和维修,也被称为“指尖上的鞋厂”。
仁寿总经理告诉记者:“以前生产一个零件需要多道工序,七八台铣床联合加工完成,现在只需要一台铣床,铣床车、刨、钻、铣一体化,高度集成,产品精度和标准,同时也减少了人工,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智能鞋厂,我司可以加工制造车辆、船舶、航空等零部件。个性化定制需求”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投资8400亿元,完成39台(套)智能铣床生产线及辅助设备的安装调试,完成“工业云平台”、“WIS”等智能化应用车间管理系统”,即将上线运行。
奥邦公司监事会主席罗来伟表示:“一期项目设备投产以来,东风、陕汽、三环、丹川动力、华山军工与我们签订加工订单,现在,企业车间真正实现了智能化生产的远程控制,每月可生产30000多个零部件。二、三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到明年年底投产,年产值可达3.2万元,收入可达700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1200亿元以上,直接带动300多人就业。 “ (记者郑飞通讯员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