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方向:后端制造VS前端建设。 不同的钢结构制造商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方向。 如鸿路钢构,主打制造端大型钢结构加工厂,近年来逐渐退出建筑业务,为打造制造端的专业竞争力,建筑业务在新签订单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63%逐步提升。 2019 年为 8%; 而中建科工、中冶钢构等国有企业更注重前端建设,我们参与了多项重大房屋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因此我们拥有更强的综合建设能力。
产能扩张:自建鞋厂VS外包加工,各家后背厂商的产能扩张形式存在差异。 对于鸿鹭钢构来说,自建鞋厂可以获得更高的内部收益率,因此更倾向于投资办厂我们也听说鸿鹭钢构的扩产在这几年仍在快速深入. 中建科技、中建钢构等国有企业倾向于通过外购方式使用部分钢结构标准件。 将加工交给其他制造工厂,以满足超出自身生产能力的预制构件需求; 我们也觉得,这种以外协加工为主的扩张模式,为鸿鹭钢构等加工厂提供了发展空间,实现了上述下游合作共赢的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各回厂商持续推进钢结构制造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例如,鸿鹭钢构通过优化运输和能源消耗来增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单位人工成本和摊销折旧等; 中H型钢科技强调智能化生产。 这种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向其他鞋厂推广。 我们认为,各腹板生产企业有望采取丰富有效的措施,持续推动降本增效,从而提升行业竞争力。
钢价波动:对利润影响有限。 近期钢材价格的快速下跌导致市场对钢结构厂家的盈利能力存疑大型钢结构加工厂,我们认为钢材价格波动对脑力厂家的影响有限。 对于鸿鹭钢构,一方面,其表面材料加工业务(占比20-30%)不受钢材价格波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其他商家通常会进行材料预购,从而规避了本月钢材价格快速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加权平均法”成本确认法使得采购价格的波动更为平滑; 中建科技、中冶钢构等多数国有企业采用公开协议,可以与居民调价; 精工钢构承接的大部分项目也采用开放式协议。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处于钢材价格波动小腹的钢结构厂家依然保持着稳定的盈利能力。
制造业低迷、钢结构建筑渗透率提升带动行业需求好转。 我们看好2021年钢结构行业需求回落:一方面,2021年制造业投资低迷有望推动工业厂房和设备钢结构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钢结构建筑渗透率的提高也有望提供行业需求的增加,从而减少面板钢结构厂商的利润。
市值和提案
我们维持覆盖公司的盈利预测和目标价,评级不变。 在2021年钢结构行业需求向好趋势下,我们看好钢结构龙头鸿鹭钢构、钢结构总装EPC龙头精工钢构业绩下滑及其近期股价大跌后市值相对吸引,继续推荐。
风险
制造业投资增速不及预期,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推广不及预期。